申論備考指導:貫徹執行審題 明確作答重點方向
綜觀近年來的申論考試,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貫徹執行題的考察頻率高、分值占比大,其分值稍低于作文題,其在申論考試中重要地位不可小覷,要想取得理想成績,各位考生就要對此予以高度重視。與此同時,這類題型又因大多數考生沒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閱歷而給大家帶來新的挑戰。那么如何破解這類題型呢?中公教育就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該題型的作答“心經”。
一、審清文種主題,明確思路框架。貫徹執行題目,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種題目到底應該怎么寫?其核心其實就是在說作答的思路框架,也就是想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答案第一部分應該寫什么,第二部分應該寫什么,到底寫幾個部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不清楚題干到底給我們的作答意圖是什么,不知道要到材料中找什么。通過近年申論考試中對貫徹執行題的考察,所有的作答思路都是相對固定的,那就是統一的思路框架:發文事由+主體內容+結語。發文事由環節一般需要大家寫的東西是背景、現狀、原因、影響、開場白、問候語、過渡句等,通常在材料中會找到。其中背景一般以文件或者基本情況介紹為主;現狀一般包括好現象和問題;原因一般在材料中都會有直接要點;影響一般分為積極意義和消極危害;開場白一般適用于現場發言類文種中;問候語一般適用于宣傳類文種中;而過渡句的作用一般是為了引出下文。主體內容則圍繞題干關鍵詞進行歸納概括。結束語則有提出要求、呼吁號召、提出要求等,材料中有結尾,作答時必須要寫、材料中沒有,但文種要求有結尾時,自己應超越材料書寫。有了這個基本思路框架,大家遇到這類題目以后就會胸有成竹,重點就是如何找全要點。
二、審清格式要求,明確作答標準。作答貫徹執行題目遇到的另外一個問題可能就是格式問題了。第一、要明確的就是格式到底要不要寫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希望大家記住兩點:如果題干中明確要求寫格式,比如出現了“格式準確”“格式完整”字樣,那么你就需要老老實實的進行書寫了;如果題干中明確要求不寫格式,比如出現了“不必考慮格式”“不拘泥于格式”“不要求格式”等字樣,或者該題目的字數要求在200以內,那么就不需要寫格式,但希望大至少呈現“標題+正文”。第二、格式到底寫什么。貫徹執行題目的格式其實有且只有四個要素,即:標題、稱謂、正文、落款。標題一般可以是文種或主題式標題,稱謂一般在題干中就會有提示,落款指的是發文機關、成文日期,一般虛寫就可以了。通過簡要的介紹,大家就能對格式進行正確判斷和書寫了,紛繁復雜的公文格式就能迎刃而解了。
綜上所述,貫徹執行能力的核心依然是圍繞核心主題回歸材料進行歸納概括,并按照遞進邏輯進行要點羅列的能力。所以,大家也不必過于擔心,只要掌握審題的核心要義,這種題目得到比較理想的分數也并非難事。希望各位考生認真審清貫徹執行題干要求,這樣才有可能為達成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