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音樂學科知識與能力知識點 八音分類法
知識點·八音分類法
周代按照制作材料將樂器分為“八音”,這種樂器分類法名稱的產生,標志著我國古代器樂藝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成熟的階段。
知識點·聶耳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云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從小家境貧寒,他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聶耳開辟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被譽為“無產階級革命音樂的開路先鋒”。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代表作品
◆群眾歌曲
《義勇軍進行曲》(作于1935年,電影《風云兒女》主題曲)《畢業歌》《前進歌》(這三首均為田漢作詞)《自衛歌》《大路歌》《開路先鋒》《碼頭工人》《打長江》。
◆抒情歌曲
《鐵蹄下的歌女》(電影《風云兒女》插曲)《塞外村女》《梅娘曲》《飛花歌》。
◆兒童歌曲
《賣報歌》等。
◆民間器樂曲
改編整理《金蛇狂舞》(根據樂曲《倒八板》整理)《翠湖春曉》《昭君出塞》。
知識點·《樂記》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較完整體系的漢族音樂理論著作,它總結了先秦時期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其核心內容是系統地論述了儒家的禮樂思想。所論述的音樂美學思想的范圍非常廣泛,涉及音樂的本質和特征、音樂與政治的關系、音樂與現實生活的關系、音樂的審美作用、音樂的教育作用、音樂的社會功能,甚至對音樂的創作過程,也做了簡短而生動的描述。關于音樂的本質,《樂記》中有著精辟的論述,肯定音樂是表達情感的藝術,它認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動于中,故形于聲,聲成文謂之音。”。
知識點·黃自
中國20世紀30年代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音樂理論家。
代表作品
合唱《抗敵歌》《旗正飄飄》;
清唱劇《長恨歌》;
藝術歌曲《南鄉子》《點絳唇》《花非花》《春思曲》《思鄉》《玫瑰三愿》;
兒童歌曲《西風的話》《雨后西湖》《踏雪尋梅》;
管弦樂作品《懷舊》等。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江蘇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長期招聘擬聘用人員名單公示(第1批)
- 2025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招聘長期公告擬聘用人員名單公示(第1批/第1次)
- 2025江蘇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博士專項招聘擬聘用人員名單公示(第1次)
- 2025江蘇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專職輔導員招聘擬聘用人員名單公示
- 2025年綏化青岡縣職教中心公開招聘教師10人公告
- 2025年8月廣東廣州市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招聘編外聘用制教輔人員(保育員)1人公告
- 2025云南省麗江市永勝縣幼兒園選聘教師公告(7人)
- 2025下半年廣東汕頭職業技術學院招聘63人公告(編制)
- 2025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招聘博士崗位擬聘用人員公示
- 2025年8月廣東廣州市天河區四季幼兒園編外教輔人員招聘2人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