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變化的筆試考試
傳統的教師招聘考試筆試的主要內容包括:教育基礎知識、公共基礎知識、學科知識等,因各地考試政策不同,考試內容會有區別,部分比較特殊的專業,還會有專業性的考試,例如計算機、音樂及美術等。
《教育基礎知識》:這個科目所涉及到的考試內容都屬于基礎性的內容,大多數的內容都來自于教材或者教輔資料。涉及到的考試內容,包括心理學知識、教師職業道德素養、教育心理學、教學評價知識等。
《公共基礎知識》:涉及到的范圍比較廣,包括了政治學、人文科學、法律法規以及時政熱點等等。建議平時可以多看一些新聞或者是短視頻等。
《學科知識》:學科知識所考核的內容是和自己所報考的專業緊密相關的。
縱觀全國各省份的教師招聘考試目前主要是以《教育基礎知識》為主或《教育基礎知識》與《公共基礎知識》及《學科知識》組合的形式進行。只有云南、福建、江西、安徽、山東、內蒙、吉林以及遼寧部分地區出現了側重《學科知識》的考察。
無論是以上那種考察內容對教師這個職業本身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其中主流的考察內容《教育基礎知識》可以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教育規律,指導教育實踐;掌握學生思想品德發展規律,做好教書與人工作;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掌握教學規律,教學質量;建構教師合理優化的知識結構,教育理論水平和實際技能。這些知識對于教師來說固然不可或缺,但就競技類的教師招聘考試而言,隨著大家考試經驗的積累及各個培訓機構對《教育基礎知識》的透徹分析及方法與技巧的歸納總結,加之背記知識對于文理課考生的考試難度差異不同,其實單純的以《教育基礎知識》為主去篩選適合教師崗位的人才已經不夠客觀。未來的教招筆試考試更傾向于綜合要素的考察,保留對《教育基礎知識》及《公共基礎知識》的測察外,其中《學科知識》及不同學科的專業技能比例會明顯。配合面試的教學能力、綜合素質等方面的測察,力求對競聘者進行的考察,選出真正有潛力稱為教師的人。
說到這里不禁有同學要問了,那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悄悄卷起來的教招筆試考試呢?現在就化學學科的學科知識及專業技能備考給大家一些參考。
一、知彼解己,百戰不殆
1.考試題型
在教師招聘筆試考試中化學學科常見的形式有:判斷題、選擇題、填空題及計算題,其中不同地區會稍有不同,有些地區以客觀題為主,那么考試難度適中主要是以單選題的形式進行考察,考試難度相對較大的情況下主要是以單選與多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考察。同時部分地區也會穿插專業教學論的內容,不過占比不高,通常以判斷、填空、簡單幾種題型為主。
2.考試范圍
①部分中小城市強調基礎教育,主要書后習題為主進行考察,例如:遼寧葫蘆島地區的教招筆試;
②有些地區青睞于歷年的中、高,例如:吉林特崗或遼寧的盤錦及朝陽地區等;
③個別地區傾向與拓展拔高,比較喜歡考高中選修部分的內容或是部分大學知識,例如:內蒙古烏蘭察布、山東東營或臨沂等地。
3.題量分析
相較于公務員考試,教師招聘筆試考試的題量適中,不過題目作答的規范性要求及競爭性題目的呈現更為注重。
二、筑牢根基,高效備考
面對學科專業知識很多同學都會望而卻步,哪怕曾經非常擅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打磨也逐步遺忘,尤其是理科學習很難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再次提取,那究竟如何應對這逐漸鮮明的考試內容呢?
1.依附教材,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提前準備當地現用教材,先看目錄,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前后關系,圈點勾畫出對于目錄內容模糊或提取失敗的知識內容進行細致學習。
2.歸納總結,按模塊進行梳理;
結合化學知識的特點,可以總結歸納出元素化合物、化學應原理、有機化學等幾個模塊,并對每個模塊的知識進行進一步歸類,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同時針對自己的知識盲區做好批注,并深入挖掘,直至清晰為止。
3.學練結合,講究梯度及步驟;
從基礎到變式,從模塊到綜合,注重原的分析,整理錯題本,并與知識盲區建立聯系,反復打磨,尋求。
4.融入情境,反復模考。
入情入境,一比一比例模考,消除緊張情緒,合理安排考試時間,追求。
以上是對化學學科專業知識考察的備考建議,希望對各位同學有所幫助。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