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事業單位行政職業能力測試每日一練(9.19)-邏輯判斷
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判斷模擬題
1、大學畢業的張、王、李、趙4人應聘到了同一家大型公司,每人負責一項工作,其中一人做行政管理,一人做銷售,一人做研發,另一人做安保。 已知:
①張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②王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研發;
③如果張沒有做研發,那么趙也沒有做行政管理;
④李不做行政管理,也不做安保;
⑤趙不做研發,也不做安保。
由此可以推出:
A.張做銷售,李做研發
B.趙做研發,李做銷售
C.李做銷售,張做研發
D.李做研發,趙做安保
2、梅蘭竹菊是張老漢的四個女兒。有一次,某客人問起四姐妹的年齡,得到不同的回答。梅說:“蘭比竹小。”蘭說:“我比梅小。”竹說:“蘭不是三姐。”菊說:“我是大姐。”憨厚的張老漢在旁補充道:“大女兒和三女兒撒謊呢,二女兒和小女兒說得對。”據此,按年齡從大到小的順序,可以判斷四姐妹依次為()。
A.梅蘭竹菊
B.梅蘭菊竹
C.蘭菊梅竹
D.菊蘭梅竹
3、在醫學上,根據引起感冒的病原體不同,可將感冒分為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如果沒有細菌感染的話,通過人體自身產生的免疫力,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所以,大多數感冒無需服藥打針治療。
為使以上結論成立,以下必須為真的一項是?
A. 患普通感冒有利于人的免疫系統
B. 人們所患的感冒一般是病毒性感冒
C. 服藥打針治療疾病對人體有較大的副作用
D. 感冒不止病毒性感冒和細菌性感冒兩種
4、近來網上出現了一則有關“公務員綠色出行”的報道,即A市教育局通過添置公務自行車,使得較近距離的公務活動不再派汽車,從而大幅降低了公務汽車使用率。B市環保局負責人看了這則報道,認為引進公務自行車能縮減財政開支,于是決定也采取這種做法。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不能構成上述決定的前提條件?
A. B市環保局原來的公務活動主要是采用汽車出行的方式
B. 較近距離的公務活動有自行車取代汽車不會影響辦公效率
C. B市環保局的辦公人員規模和已有公車數量與A市教育局相近
D. 自行車出行的方式結合B城市的地理環境以及道路交通狀況是可行又可取的
行測題庫:行測邏輯判斷模擬題答案
1、【中公解析】C。觀察題干發現安保、行政管理這兩個元素多次出現,所以我們可以作為此題的口,由張、王、李不做行政管理可知趙做行政管理,再由張、李、趙不做安保可知王做安保。因趙做行政管理,根據③可得張做研發,則李做銷售。故答案選 C。
2、【中公解析】B。題干中說話的這幾個人中,憨厚的張老漢他說話包含的信息更多,關聯性強,并且也是相對于確定為真的,其他人的話不確定真假。所以從張老漢這句話作為口。由“大女兒和三女兒撒謊”和菊說“我不是大姐”可知,菊肯定不是大姐,則菊撒謊,則可推出菊是三女兒,對比選項,可排除 A、C、D 三項。故答案選 B。
3、【中公解析】B。首先根據問法判斷題目為前提型。分析題干的前提為:非細菌性感冒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結論為:大多數感冒無需服藥打針治療(可以自愈)。前提和結論間跳躍的概念是“非細菌性感冒”和“大多數感冒”,建立兩者的聯系可以為“大多數感冒是非細菌性感冒”,即為病毒性感冒。對應B項。
4、【中公解析】C。首先根據問法確定為前提型題目。題干前提為A市通過添置公務自行車降低了公務汽車使用率,結論為B市也引進公務自行車以縮減開支。用反向驗證法做題。否定A項即B市不是主要采用汽車出行,則達不到縮減汽車方面的財政開支的目的,A是必備前提。否定B項,即用自行車取代汽車會影響辦公效率,那就沒必要采取這種方法,B也為必備前提。否定C項,即B市與A市已有公車數量不相近,但并不影響B市縮減開支,題干依然成立,不是必備前提。C項當選。否定D項,即是不可行又不可取的,那么也沒必要采取此種做法,D為必備前提。
更多試題盡在中公官方刷題APP,中公教育精挑好題,題題刷到點子上!
(責任編輯:李明)
- 關于2025年永豐縣文化廣電旅游局下屬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編外工作人員崗位調整及01-講解員線下資格審查的公告
- 2025年上饒市部分機關事業單位招聘編外聘用準考證打印入口
- 2025北京中水科工程有限公司招聘2人公告(第三批)
- 2025年湖南常德津市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及引進高層次人才19人公告
- 武漢市東湖高新區某事業單位招聘1名綜合服務人員
- 2025年湖南大學事業編制管理輔助崗位招聘58人公告
- 武漢某機關單位面向社會招聘6名工作人員
- 2025云南交通技師學院培訓中心招聘3人公告
- 2025廣東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招聘工作人員(非事業編制)1人公告
- 2025年上饒市部分機關事業單位招聘編外聘用人員報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