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事業單位筆試B類職測大綱!
01考試性質和目標
《職業能力傾向測驗(B類)》是針對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主要測查與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分析、判斷推理、綜合分析等部分。
02考試內容與題型介紹
⑴常識判斷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從事社會科學類專業技術工作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和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涉及黨的創新理論、黨和國家方針政策、歷史、哲學、文化、經濟、法律等方面。
例題1: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正確處理好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戰略與策略、守正與創新、效率與公平、活力與秩序、自立自強與對外開放等一系列重大關系。下列選項中,體現效率與公平關系的是:
A.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B.通過集聚科技資源和人才資源,用好用活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推動科技強國建設
C.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漲船高、各得其所
D.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必須力戒刻舟求劍、守株待兔,修煉真本領,崇尚創新、勇于創新
答案:C
例題2:
“選舉之法,先門地而后賢才,此魏、晉之深弊”,下列哪項最能反映魏、晉時的選官制度?
A.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
B.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C.金榜高懸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
D.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
答案:A
⑵言語理解與表達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進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語句之間的邏輯關系,準確辨析詞義,正確進行詞語搭配,在此基礎上根據上下文邏輯關系和語境進行語序排列、選擇恰當的詞語和句子完成語句表達等。常見題型有詞語填空、句子填空、語序排列等。
例題1:
任何材料都是某種“故事”的陳述,即使( ),亦不妨其時有所得。更重要的是,許多從當時傳聞得來的二手敘述,或非“事實真相”,但恰可告訴我們那時有關“某人”“某事”的傳言如何。與所謂第一手的“實錄”性文獻相比,這些“所聞”和“所傳聞”的異辭,別有其史料價值,其( )并不稍減。
A.道聽途說 重要性 B.支離破碎 真實性
C.子虛烏有 客觀性 D.斷章取義 時代性
答案:A
例題2:
①宋代《集韻》中說:“笨,不精也。”
②現存史料記載“笨”有愚蠢、不聰明的意思是從晉代開始的 ③《說文解字》中對“笨”字的解釋:“竹里也,從竹,本聲。”
④“笨”字的結構,上面一個竹字頭,下面一個本,它的本義其實和竹子有關
⑤慢慢地,“笨”字便由“竹之不精”引申為“人之不精”,也就是不聰明、不靈活的意思
⑥“笨”指的是竹子的里層,通稱竹黃,是竹子殺青后留下的部分,像紙一樣又薄又白,與竹青相對,竹青光滑,而竹黃較為粗糙
將以上六個句子重新排序,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②⑤④③⑥ B.②④①⑤⑥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④③⑥②①⑤
答案:D
⑶數量分析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以及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進行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的能力,主要涉及數據關系的分析、運算和推斷等。常見題型有數學運算、資料分析等。
例題1:
網管員小王每隔一周的周一、周三、周五對機房進行檢修。某年7月31日,小王進行了當月第7次機房檢修。問當年7月1日是星期幾?
A.星期一 B.星期三
C.星期四 D.星期六
答案:D
例題2:

2022年1~10月H國發電量及水力發電量占發電量比重
1.2022年3月,H國發電量比同年1-2月月均發電量:
A.低不到200億千瓦時 B.低200億千瓦時以上
C.高不到200億千瓦時 D.高200億千瓦時以上
答案:C
2.2022年第二季度各月,H國水力發電量:
A.持續上升 B.持續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答案:A
⑷判斷推理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綜合判斷推理等。
題型一:圖形推理
每道題給出一套或兩套圖形,要求應試人員通過觀察分析,找出圖形排列的規律,選出符合規律的一項。
例題:
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答案:B
題型二:定義判斷
每道題先給出定義(這個定義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然后列出四種情況,要求應試人員嚴格依據定義,從中選出一個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答案。
例題:
學業求助策略是指當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向他人請求幫助的行為。按照求助者的目的將學業求助策略劃分為執行性求助策略和工具性求助策略。執行性求助策略指請求他人替自己解決困難的策略;工具性求助策略指借助他人的力量但由自己解決困難或者實現目標的策略。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執行性求助策略的是:
A.小宋苦思冥想,終于解答出了作業中的思
B.小陳課后向老師請教閱讀理解的答題技巧用于解題
C.小馮寫作前請小方給自己講一講作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D.小王請小李將某題的詳細解題步驟告訴自己以完成求解
答案:D
題型三:類比推理
每道題給出一組相關的詞,要求應試人員通過觀察分析,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組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近或相似 的詞。
例題:
便利貼對于( )相當于( )對于電冰箱
A.鬧鐘 櫥柜 C.彩紙 速凍食品
B.書本 廚房 D.筆筒 立式冰箱
答案:A
題型四:邏輯判斷
每道題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應試人員根據這段陳述,運用一定的邏輯推論,選擇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例題:
戰國時期,蟻鼻錢是楚國使用最廣、數量最多的貨幣,然而楚國故地內出土的不同年代蟻鼻錢品質差別很大。鑄造蟻鼻錢的青銅,是銅、鉛、錫合金,其成分比例差異是決定銅制貨幣品質的關鍵因素。一般來說,年代越晚,工藝越成熟,鑄幣品質越高,然而楚國早中期的蟻鼻錢更精美,達到青銅鑄幣的比例(含銅70%以上,鉛錫10%左右),楚國末期的蟻鼻錢不僅低銅高鉛,而且工藝粗糙。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現象?
A.從戰國時期的金屬價格看,楚國境內銅錫貴而鉛賤
B.蟻鼻錢成分比例的變化,源于楚國國力的日漸衰退
C.蟻鼻錢因面值小多用于民間小額交易,無需更精美
D.由于需要大量生產蟻鼻錢,澆鑄工藝早已非常成熟
答案:B
題型五:綜合判斷推理
每道題給出若干材料,要求應試人員綜合運用各種推理能力,選擇一個最恰當的答案。
例題:
曾幾何時,在外界看來,坐在辦公室里吹著空調、對著電腦,這樣的工作才稱得上是體面的工作。然而最近,不少人卻開始“逃離”寫字樓,從事起了體力勞動。對于這種“逃離”寫字樓的現象,一些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小張:……(略) 小王:……(略) 小李:“逃離”寫字樓并不會讓人真正擺脫腦力勞動的煩惱,只會讓人更加焦慮。一項調查顯示,“逃離”寫字樓3個月內是最幸福的時候,但3個月后,很多人因為沒事做或經濟原因陷入焦慮。
小趙:我不同意小李的觀點。在這個價值多元的社會,有從辦公室到咖啡屋快樂打工的人,也有從車間來到寫字樓的人,世上生存方式千千萬,總有一款適合你。無論是選擇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一種人生的選擇。
關于小趙對小李的反駁,下列說法最恰當的是:
A.小趙通過質疑事實,有力地反駁了小李
B.小趙通過援引例證,有力地反駁了小李
C.小趙的言論實際上支持小李的論題,無法反駁小李
D.小趙的言論完全離開了小李的論題,無法反駁小李
答案:D
⑸綜合分析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迅速、準確地對大量的文字信息進行分析處理的能力,主要包括對信息的挖掘獲取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評判能力等。常見題型有主旨概括、語段銜接、隱含信息推斷等。
例題:
1899年,時任清朝國子監祭酒的王懿榮突然染病。他派人到中藥店買回一劑中藥,偶然間,他在一味叫作“龍骨”的藥材上看到一些刻畫符號。王懿榮對金石頗有研究,他覺得這些“龍骨”上的刻畫并非大篆或小篆,更像古文字,于是開始有意搜集刻有符號的“龍骨”。當年秋天,他從古董商范維卿手中購得12片,次年又購得800多片,古董商趙執齋也將數百片“龍骨”賣給了王懿榮。
經過深入研究,王懿榮覺得這些并非“龍骨”,而是千年前的龜骨和獸骨。他逐漸辨識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來又找出商代幾位國王的名字。他由此肯定,這些龜甲獸骨應是夏、商、周三代的遺物。
此后,王懿榮遍翻各種史料典籍,將《周禮·春官》《史記·龜策列傳》等典籍中關于三代的記載,與自己從龜甲獸骨上辨識出的文字相對照,終于確認這些刻痕是“殷人刀筆文字”。
商王常用甲骨占卜吉兇,商人將占卜內容書寫在龜甲獸骨上,在甲骨背面鉆出若干小孔,再進行火燒,出現龜裂,以定兇吉,卜畢將所問之事或所得結果刻(或寫)在上面。商朝滅亡后,這些甲骨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商代都城殷逐漸淪為廢墟,成為人們口中的“殷墟”,沒人知道它的具體位置。這些被刻在藥材“龍骨”上的甲骨文字的出現,讓整個學術界為之振奮——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惜的是,王懿榮對甲骨文的探索沒有繼續下去。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城,王懿榮留下一句“吾義不可茍生”,以身殉國。他所收藏的龜甲獸骨,大部分都被生前好友劉鶚得到。
1901年,羅振玉在上海劉鶚處始見甲骨文墨本,驚嘆這是“漢以來小學家若張(敞)、杜(林)、揚(雄)、許(慎)諸儒所不見”的文字。從1906年開始,羅振玉著手收集甲骨,先是通過古董商購買。1908年,他在確知甲骨的真正出土地點在安陽小屯之后,遂于 1910年派人前往小屯,傾盡全力購買,“一歲所獲,殆逾萬”。他將收集的甲骨文殘骸拼接起來,組合成了商朝六個帝王的名字——上甲、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
甲骨文的發現,將我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提前到三千多年之前,使商代的歷史成為信史。
同一時期,王國維也對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王亥、王恒、上甲等商代諸先公進行考證。當時正值“疑古”思潮大興,王國維的研究給了這一思潮猛然一擊。在甲骨文發現之前,西方只承認周朝是中國最早的朝代,以前的歷史全被視為神話。甲骨文的出現,提供了最原始、最真實的商代時事和生活。
就在學者們致力于收集、研究殷墟甲骨文的同時,甲骨文的破壞程度令人擔憂。一方面,一些有企圖心的外國人,使用各種手段染指甲骨文,私自收購、非法轉售或運往國外,使得許多有字甲骨流散到了外國。另一方面,在發現甲骨文的價值之前,當地村民并不知道這是珍貴古物,而是將其視為有止血功效的“龍骨”,以一斤六文錢的價格賣給中藥鋪,甚至用小刀刮去上面的文字,只為賣個好價錢。而在甲骨文受到廣泛關注、價格一路飆升后,當地村民甚至放下手中耕地的鋤頭,組成挖掘隊,把農田和山溝全都圍成工地,一寸一寸向下挖掘。一些有識之士奔走呼吁,希望政府出面,采取有力措施,對古文化遺址進行保護,這種情況引起了當時中央研究院的極大重視。
……(略)
1.關于殷商甲骨,下列哪一說法與原文不相符?
A.受到漢代學者的推崇 B.曾被用作止血的藥材
C.上面刻有商王的名字 D.晚清時受到廣泛關注
答案:A
2.填入文中橫線處最恰當的一項是:
A.“殷人刀筆文字”研究終于獲得
B.這很可能是證實商代存在的證據
C.甲骨文的發現揭開了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D.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提前了一千多年
答案:B
3.關于王懿榮,文中沒有提及下列哪方面的信息?
A.研究“龍骨”的方法 B.獲取“龍骨”的途徑
C.中斷甲骨研究的原因 D.從事金石研究的契機
答案:D
《綜合應用能力(B類)》
01 考試性質和目標
《綜合應用能力(B類)》是針對事業單位人文社科類專業技術崗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而設置的考試科目,旨在測查應試人員綜合運用相關知識和技能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02考試內容和測評要素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的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調查研究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把握社會科學領域文本的事實和觀點,全面準確領會材料含義。
邏輯思維能力:能夠運用邏輯方法,對社會科學領域的現象、問題和觀點等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論證。
調查研究能力: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針對社會科學領域的相關問題,系統地收集事實和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歸納、分析、評價和應用。
文字表達能力:能夠運用語言文字準確清晰地陳述意見、論證觀點、表達思想。
03試卷結構
試卷以主觀性試題為主,主要題型包括概念分析題、校閱改錯題、論證評價題、材料分析題和寫作題等。每次考試從上述題型中組合選用。
(責任編輯:李明)
- 方志出版社招聘5人公告
- 2025年下半年渭南市事業單位招聘面試公告(澄城縣)
- 江西事業單位筆試B類職測大綱!
- 2025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李冠喬副教授課題組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招聘啟事
- 2025重慶信息與智慧醫學研究院面向全球招聘高層次人才公告
- 2025華中農業大學園藝林學學院鄧秀新教授課題組科研助理招聘1人公告(湖北)
- 2025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松江研究院韓勇課題組招聘公告
- 2025內蒙公赤峰市市本級事業單位第二批次“綠色通道”引進人才綜合測評的公告
- 2025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余宏杰課題組招聘2名科研助理(RSR)公告
- 2025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王大力課題組科研助理崗位1人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