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題:巧解主旨觀點題之轉折文段
在公務員考試中,片段閱讀中主旨觀點題是言語理解與表達的常考的一個重點內容,其中的轉折文段更是占據了“半壁江山”。一說起轉折文段,很多人都會理所當然地以為轉折之后就是重點,但是所有的轉折文段都是這樣的嗎?那么對于這樣的文段,我們到底怎么找主旨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轉折文段。
轉折文段含義:整個文段存在轉折關系的文段。
判定標志:文段會出現表轉折關系的關聯詞,比如:但是,然而,卻,不過,事實上,實際上等。
解題技巧:
一、轉折前后話題內容轉換,則重點在轉折后引出的觀點。比如:小明雖然丑,但是很溫柔。我們來看,這句話重點在哪里呢?是想表達小明丑嗎?前一句話在說小明長相丑不丑的話題,后一句轉換了個話題,討論性格溫不溫柔的問題。像這種,前后內容轉換,轉折后引出作者觀點的行文,重點在轉折后的觀點,也就是在強調小明溫柔。
下面來看一道例題感受一下吧!
【例1】如果能夠做好南極生態環境的承受力評估,并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南極旅游造成的生態影響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為與南極大陸極為廣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動的地域僅為總面積的3%左右。而如何管理好長期設在南極的科考站,才是更為棘手的問題,尤其是一些被廢棄的科考站,已對南極生態環境造成了新的威脅。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A.南極生態環境評估的意義
B.南極生態旅游的發展前景
C.南極生態環境管理機制的必要性
D.南極科考站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
【中公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如果措施到位,南極旅游造成的生態影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然后以“而”進行轉折強調,南極生態環境更為棘手的問題在于科考站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新威脅。由此可知,文段是針對危害南極生態環境的兩個因素進行分析,結論是旅游可控,科考站比較麻煩。我們發現轉折前后的話題內容發生了轉換,故文段意在強調轉折后的內容,即要重視科考站對南極生態環境的威脅。D項為文段強調內容的正確表述。A項為轉折前內容,非重點,排除。B項“發展前景”文段未涉及,排除。C項“南極生態環境管理機制”范圍太大,且沒有體現文段強調的重點——科考站,排除。故本題選D。
二、轉折前后內容進行對比,重點需要概括轉折前后。內容對比是指轉折前后的話題并未發生變化,而是在說同一話題的兩個不同方面,比如:經濟全球化使不同國家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但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和爭議。文段先說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然后通過“但”轉折,指出也會帶來消極影響。轉折前后都在說經濟全球化,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如果單純將轉折前或者轉折后作為重點都是比較片面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全面準確的概括全文。來看一道具體的例題:
【例2】負責榴蓮味道基本元素的基因是硫化合物的揮發物,這些基因會在榴蓮的成熟期 被激活,比如二烯丙基三硫醚等。這些含硫類化合物具有刺鼻的味道,而同樣含有這類物質的還有洋蔥、大蒜、韭菜等,這就不難理解有相當一部分人無法忍受榴蓮之“臭”了。但是在榴蓮的果皮和果肉中,還含有豐富的酯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會讓榴蓮咀嚼起來香香的,有一股多種水果混合的味道。
這段文字意在:
A.說明榴蓮散發出刺鼻味道的化學原理
B.介紹榴蓮中的化學物質及其營養價值
C.強調榴蓮的刺鼻味道對人體是無害的
D.解釋榴蓮聞著刺鼻但吃起來香的原因
【中公答案】D。解析:文段首句介紹榴蓮味道的基因物質,緊接著闡述這些物質具有刺鼻性氣味,即文段前兩句詳細闡述了榴蓮聞著“臭”的原因。接下來通過轉折詞“但是”指出“含有豐富的酯類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會讓榴蓮咀嚼起來香香的”,即闡述了榴蓮吃起來香的原因。轉折前后內容進行對比,故文段旨在強調榴蓮聞著“臭”但吃起來香的原因,對應D項。A項,“刺鼻味道”對應轉折前內容,偏離文段重點,排除。B項,“營養價值”無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C項,“刺鼻味道對人體是無害的”無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故本題選D。
通過這兩道題相信大家對轉折文段有了清晰的認知,考生們要注意,即使判斷出是轉折的行文,也不要盲目按照“轉折后是重點”去選擇答案,一定要分析轉折詞前后是話題轉換還是進行內容對比,只有這樣,選擇答案才能“萬無一失”!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