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題庫:行測數學運算模擬題07.01
行測題庫:行測數學運算模擬題
1、某零件加工廠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支付工資,工人每做出一個合格的零件將會得到10元的工資,每做出一個不合格的零件將會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個零件,得到工資90元,那么他在這一天做了多少不合格零件?
A. 2 B. 4 C. 6 D. 8
2、為節約用水,某市決定用水收費實行超額超收,標準用水量以內每噸2.5元,超過標準的部分加倍收費。某用戶某月用水15噸,交水費62.5元,若該用戶下個月用水12噸,則應交水費多少錢?
A.42.5元 B.47.5元 C.50元 D.55元
行測題庫:行測數學運算模擬題答案
1、【答案】A。中公解析:題目中出現了合格和不合格兩種零件,給出的屬性為合格一件賺10元,不合格一件不僅拿不到工資,還會扣除5元,也給出了總共加工的零件數為12件和所得工資90元,符合我們雞兔同籠問題的特征。假設全部合格,可以獲得工資12*10=120元,實際上只得到了90元,中間相差的30元就是因為把不合格的零件也當作合格零件計算,而做一個不合格零件與合格的相比會相差(10+5)=15元,所以不合格零件數是30/15=2個。選A。
2、【答案】B。中公解析:該題分析其特征“兩個單價”:標準用水以內2.5元/噸,超過標準部分5元/噸;“兩個總量”:共15噸,共62.5元。假設全為標準以內,則應交2.5元/噸×15噸=37.5元,比實際62.5元少25元;每噸超出部分比標準多5-2.5=2.5元/噸,則超出部分用水量25元÷2.5元/噸=10噸,標準用水量15-10=5噸。
若某用戶用水12噸,則應繳費標準以內:2.5元/噸×5噸=12.5元;超出部分:5元/噸×7噸=35元;共計47.5元,故選B項。
更多試題盡在中公官方刷題APP,中公教育精挑好題,題題刷到點子上!
(責任編輯: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