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識與能力科目涉及的“顯性”與“隱性”
1.按教育功能呈現的形式劃分——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
【知識梳理】
教育的顯性功能指教育活動依照教育目的,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的與之相吻合的結果。如促進人的全面和諧發展、促進社會進步等。顯性功能的主要標志是計劃性。
教育的隱性功能指伴隨顯性教育功能所出現的非預期性的功能。如教育復制了現有的社會關系、再現了社會的不平等、學校照管兒童的功能等。
顯性功能與隱性功能的區分是相對的, 一旦隱性的潛在功能被有意識地開發、利用,就可以轉變成顯性教育功能。
【易混區分】
顯性功能:計劃內計劃=結果
隱性功能:計劃外計劃不等同結果
例如:考試作為一種評價方式能夠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強化學生學習的欲望。但僅憑考試成績來評價學生,可能會使學生變成“書呆子“。該例題體現的是隱性功能。
2.校園文化可以分為顯性和隱性兩個不同的方面
【知識梳理】
從定義上說,顯性文化可以通過觀察直接描述出來,是直接、明確和具體的,具有直觀性的特點。
學校中的隱性文化要素,需要經過反復的觀察并進行恰當的抽象才能得出,具有間接、相對模糊和抽象的特點。隱性文化是非直觀性的,而彌散于人們的具體行為和交往關系之中,是人們處理事物的一般準則、態度、情緒反應和心理傾向。它既不獨立存在,又無
處不在,具有彌漫性的特點。
【易混區分】
顯性文化:有形,如校園的綠化、美化、硬化、亮化?程的實現等;學校各項功能設施的建?和配套?全,常見的像圖書室、實驗室、微機室、多媒體。
隱性文化:無形,如校風、班風、人際關系等
例如:

3.根據課程呈現形式,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
【知識梳理】
顯性課程也叫顯在課程、正規課程、官方課程、公開課程,指的是為實現一定的教育目標而正式列入學校教學計劃的各門學科以及有目的、有組織的課外活動。
隱性課程也叫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隱蔽課程,指學生在學校情景中無意識地獲得經驗、價值觀、理想等意識形態內容和文化影響。“隱性課程” 一詞是由杰克遜在1968年出版的《班級生活》一書中首先提出來的。
【易混區分】
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是計劃性。
顯性課程:直接明顯的方式呈現,有計劃的、預期性的影響
隱性課程:間接隱蔽的方式呈現,非計劃性、非預期性的教育影響
例如: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園環境,注重校園文化建設,確定了校訓等。該例題體現的是學校重視隱性課程的建設。
4.根據存在方式,課程資源還可以分為顯性課程資源和隱性課程資源
【知識梳理】
顯性課程資源是指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直接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
隱性課程資源一般是指以潛在的方式對教育教學活動施加影響的課程資源。
5.根據知識的表現形式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波蘭尼)
【知識梳理】
顯性知識:又稱“言語性知識”,是能夠以書面文字、圖表、數字和公式等形式加以表述的知識,包括常見的概念、原理、數學公式等。波蘭尼認為,顯性知識是指用“書面文字、圖表和數學表述的知識”,通常是用言語等人為方式,通過表述來實現的,所以又稱為“言明的知識”。
隱性知識:指的是儲存在個體頭腦中的記憶、經驗、技術、感受等,屬于未被言語或其他形式表述的非信息知識。隱性知識是指尚未被言語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識,是“尚未言明的”“難以言傳的”知識。波蘭尼的命題:“我們知曉的比我們能說出的多”
【易混區分】
顯性知識:明確知識,如圖文圖表
隱性知識:緘默知識,如讀書百遍,其意自現
(責任編輯:李明)
- 2025四川攀枝花市教育和體育局下半年面向社會認定教師資格的公告
- 2025年下半年日照市普通話水平測試公告
- 關于青島市2025年7月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公布的通告
- 2025上半年四川廣元市劍閣縣第二批次教師資格認定公示
- 2025上半年安徽黃山市教育局第二批次高中和中職類教師資格證書領取事項公告
- 2025年9月份面向社會人員普通話水平測試網上報名即將開始
- 2024廣東佛山市禪城區人力資源和社會局具備中小學中級及以下教師資格名單公告
- 2025年青島市9月普通話水平測試通告
- 2025上半年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第二批次教師資格證領取公告
- 2025年春季安徽蕪湖市教育局第二批次認定高級中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通過人員名單公告